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留言反馈
首 页 消息动态 炎都尧乡 烽火岁月 人物访谈 红色百村 红色论坛 红色图志 历史记忆 红色视频 红色旅游 祭奠英烈 红色寻踪 抗战根基 红色文艺
当前位置:首页 > 炎都尧乡
炎都尧乡
农耕源头在黎城
发布时间: 2017-05-13   浏览次数:54038   新闻来源:红黎城   【字体:

文\李亚东

黎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称耆(旨阝)、旨方、黎、黎侯国、刈陵县、黎亭县、黎城县,文明史长达5000多年。现国土面积1101平方公里,辖54251个行政村。总人口15.8万,其中农业人口12.3万。耕地面积24.9万亩。

黎城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是山西省的东大门,东临河北涉县、河南林州,南接平顺、潞城,西连襄垣、武乡,北界晋中左权,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境内有清、浊两漳河,过境水量10.86亿立方米;小泉小水40多处,年总流量1800多万立方米;地下水丰富,可采储量0.2——0.4亿立方米。漳北、漳南、勇进三大灌区实际控制灌溉面积13万亩。北部山区地形奇特,是八百里太行雄奇风光最为独特的一段,素有太行画廊之称。境内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大山有80余座,其中板山、黄崖洞、性空山、杨歧山、广志山等较为著名。

黎城与炎帝之伊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境内存有国内记载炎帝活动最早之一的隋开皇五年《宝泰寺浮图碑》载:“秦将定燕卒之乡,炎帝获嘉禾之地”。靳家街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发掘的陶文 ”反映了黍、利相合的创字轨迹,证明了“”之一字与炎帝、与农耕的关系。黎城西周时的“耒”空首布、战国时期的“耒阝”小方足布蕴含着与“制耒耜”的炎帝不可分割的关系。境内“三皇庙”及唐碑 “南临横漳,……北倚皇城”的“皇”字,因“炎称皇,黄称帝。故凡称皇者,皆炎族也;称帝者,皆黄族也。”的论断再证黎之与炎帝的关系。境内的社稷坛、八蜡神庙、社坛、三皇山的三皇庙、先农坛、火神庙、五谷神庙都是对炎帝神农氏的祭祀。乡人正月十五祀谷神,正月二十的天仓节、二十五日的大天仓,腊月初八的腊八日和六月六祀羊神、九月九祀五谷神之俗都遗留着浓重的早期农耕文明的痕迹。境内的百谷村、丰川村、百草坪、炎帝地等古地名都与“尝百谷,制耒耜,兴农耕,创医药”有关。“封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的记载,以及“赤狄灭黎”等战事都在印证着炎帝文化是漳河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北坊火神庙  位于今县治以北北坊村,新中国建立初期,尚留一进三院,原有炎帝塑像,像旁塑羊一只。现仅留遗址。

土岭先农坛  位于今县治西土岭村,至今留有遗址。

洪井三皇庙  位于今县治北洪井乡三皇垴,至今留有殿宇三间。

骆驼五谷神庙  位于今县治北西井镇骆驼村,古有腰围树叶神像。现留有庙址。

上遥镇百谷村  位于今县治西南上遥镇境内,在浊漳河之北岸。明弘治《黎城县志》载:陇阜乡有百谷村。后百谷村变为柏峪村,传为炎帝首获佳禾之地,至今村仍留有炎帝获“九头禾”的说法。村内有地名“炎帝地”。

西井丰川村  位于今县治北西井镇境内,紧邻清漳河。清康熙《黎城县志》载:“彭庄,在(黎城)县西北七十里,古丰川村也。”相传为炎帝发明烧荒肥地而获丰收之地。

洪井百草坪  位于今县治北洪井乡境内。相传为炎帝尝百草而一日中七十毒之地。

 

分享到:
0
上一篇: “耒邑”黎城考
下一篇:   靳家街文化遗址 ――史书上看不到的远古实物资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