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留言反馈
首 页 消息动态 炎都尧乡 烽火岁月 人物访谈 红色百村 红色论坛 红色图志 历史记忆 红色视频 红色旅游 祭奠英烈 红色寻踪 抗战根基 红色文艺
当前位置:首页 > 烽火岁月
烽火岁月
一九三七年徐向前在黎城
发布时间: 2015-03-07   浏览次数:1530   新闻来源:红黎城   【字体:

韩 铭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的炮声,宣告了中华民族一场血腥的灾难的降临;它也同时宣告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民族的生存,中华的崛起,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神圣的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

  

    艰苦的岁月和踏上新征途   

     抗战爆发后,张荫梧受命为第一战区保定行营民训处处长,他利用其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将平(北平)津(天津)保(保定)高中以上学生数千人,罗致到“干部养成所”受训。随着战局南移,他率部于一九三七年秋,由壶关进入晋东南之陵川县。

    陵川地处晋东南山区,交通闭塞,土地瘠薄,气候高寒入秋之后,学生们离校时随带的简单衣物已不能抵御秋凉,城市平原穿用的皮、布鞋,经过长途行军,跋山涉水,也已经帮绽、底穿。至冬季降临时,大雪封山,所有单衣套起来也遮挡不住刺骨的寒风。所幸陵川虽然荒凉,但却有陈仓多处,十几年以上的存谷,虽已无油性,食同沙粒,尚能果腹;且遍地是煤,同学们聚居在大庙里,铺上谷草,生上几座炉口直径六十公分以上的大火

炉足御严寒。每天清晨起床后,不集合站队,值星员只要喊一声:目标——某某高地!同学们便顶风冒雪向目标飞奔,人人长发蓬松,满头草屑,恰象蓬头垢面的叫化队。逢上老晴天,阳窝里、火炉旁挤满了捉虱子的人群,手榴弹的盖帽成为储放“战利品”的容器,比赛谁捉得最多,可谓苦中作乐。

民族的仇恨,艰苦的环境,复仇的愿望,聚压在同学们的胸膛,所以每唱一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总是歌声伴哭声;每演一幕“新莲花落"都激起大家的革命热情。“走!朋友,我们要为民族战斗!走!朋友,我们要为爹娘复仇!”“我们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回老家去!打回老家去!我们不做亡国的奴隶!”这些歌词唤醒同学们作出了何去何从的抉择。在同学们强烈的要求下,张荫梧通过冀西游击司令杨秀峰先生,与八路军一二九师商妥,派四、五、八三个队和一个剧团共一千余人,到冀西去,由一二九师代为培训并实习游击战。这三个队中的第五, 第八两队均为高中和大学学生,文化水平较高,年龄稍大,第四队则是张荫梧所办四存中学的原班学生,多为初中二、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

“到冀西去向八路军习游击战”的消息一经传开,整个陵川城活像滚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立刻沸腾了。没有被批准的队纷纷请缨要求多去几个队,同时也为这三个队北上筹备隆重的欢送仪式

    为了加强北上御寒的衣着,大家经过干难万难搞到了一批棉花,由同学们动手,用自己的单衣作里面,加进一层薄棉,套缝起来成为紧裹上身的棉衣。同学们珍视这一难得的机会,谁不想把向八路军学习游击战这一历史性的大事记录下来呢?于是陵川城内的书店,文具店所有的日记本,以及凡是能写字的本子都被抢购一空,敏感者捷足先登。一个小小的陵川城,哪里有那么多日记本供应!因此,白毛边、白报纸也成了热门货,一时“陵川纸贵”。就连小杂货铺里的红、绿、紫颜料也都被买去作为冲制墨水的原料了。同学王天尊是唐山交大的高材生,张荫梧的乘龙快婿,他有一支老式派克笔,视若珍宝,因为没有好墨水已几个月不用了,这次他风趣地说:“我要用这支笔记录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这件大事,它将象在日内瓦会议上签字一样重要”。

一九三七年的十二月,这支向八路军学习和实习游击战的学生兵出发了,出陵川、走平城、经壶关、达长治。为了照顾同学们缺乏营养的嫩骨架,日行仅五十华里左右,但仍有不少人脚上打了血泡。然而同学们士气高昂,情绪炽烈,互相扶持,并组成鼓动组,打着竹板沿途设站为大家鼓劲。鼓动组的女青年们个个脚踏麻鞋,精神抖擞,鼓动一站,往前赶超一站,比我们辛苦得多,使大家精神上很受感染。行军休息时间,拉上几支歌,《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打回老家去》、《大刀进行曲》都具有很大的兴奋作用。行军路上前面喊:“慢慢走”,后面应“需向前啊”前边喊“红军不怕远征难啊!”后边应“万水千山只等闲啊!”虽然是行进在严冬高寒的山区,却洋溢着春天的活力。

在到达历史名城长治、古上党郡时,同学们行装甫卸,即为房东打扫院落,挑水洒地,并组成小分队走向这座古城的各条街道,以高唱救亡歌曲开场,引来市民围观后,便开始了形式多样的救亡宣传。同学们年轻热情高,有文化,各种活报剧、讲演、快板、顺口溜纷纷出现在街头。宣传小分队出师告捷,效果很好带队决定在古城休息一日。

    古老的长治那时还处在阎锡山统治的气氛下,几十里周围的城垣、城内都有不少空旷荒芜的土地,显得灰蒙蒙一片破败景象。第二天我们的随军剧团在上党古城演出了《罗店之夜》、《放下你的鞭子》,震动了古城人民。

    队伍继续北上,过潞城,进黎城,政治空气一下子变得清晰活跃,沿途村落的墙壁上写满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战必胜!等大字标语,并且出现了用花花绿绿的彩纸条书写的“欢迎同学们北上实习游击战”的标语。同学们的精神振奋到了极点,

每到达一个宿营地便举行军民联欢会,悲壮、激昂、嘹亮的救亡歌声飞扬在山村上空,久久缭绕。

 

别开生面的欢迎会

从黎城县出发一直向北,目的地是西井镇。冬日苦短,七、八十里的路程,到西井时已近黄昏了。经过长途跋涉的同学们本

来已经很疲乏,然而随着激动人心场面的出现,大家又复振奋起来。离西井还有老远,便望见村头黑压压的人群,随风飘来的是妇女儿童们清脆的嗓子唱着的:“同胞们向前走别退后,同胞被屠杀,土地被强占,我们再也不能忍受!我们再也不能忍受!”

    我们的队伍也立即停止前进,稍作休整,变一路行军的长队为三路纵队,迈开整齐的步伐,唱起“枪口对外,齐步向前……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等威武雄壮的战歌向村头前进。

到了村边被欢迎的人群挡住了去路,队伍只好停了下来在一片小平地上一队队聚齐。欢迎的人群中有年过半百的老大娘,有三、四十岁的大嫂,也有不少大姐姐小妹妹和窜来窜去的小弟弟。队列中站出了一位身穿衣长过膝的灰色棉布祆,剪着齐耳短发约二十多岁的女青年,她用流利、清脆、甜润的国语,一开口便带着热乎乎的感情说:“同学们!辛苦了!欢迎你们远道而来!欢迎你们为抗战而北上,西井的父老兄弟姐妹们在热烈的欢迎你们。你们一路风霜,应当得到温暖,乡亲们一片赤诚胜似娘亲。现在一位房东领一个班,一条街道是一个队。同学们这就是乡亲们对你们的欢迎仪式!”就这样一个班一个班的跟老乡们走进一间间温暖的家,大娘们端出烧好的热水劝同学们洗脸烫脚。同学们把简易行李一放便忙着要去挑水扫她,老大爷、大哥哥们哪里允许,一个个被“强迫”洗脸休息,然后端上了黄澄澄的小米饭,香喷喷的大肉菜,海碗的鸡蛋、木耳、黄花汤。同学们早己饥肠辘辘,可是此时此景,反而张不开嘴,咽不下饭,有的感动得热泪直流,有的哽咽啜泣。大娘大嫂们像哄孩子一样,好不容易把这顿丰盛的晚饭劝送到同学们的口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组组大娘、大嫂、小妹妹组成的慰劳小分队,抬着一箩箩崭新的黑布棉鞋、白布袜,挨门串户来到同学们的住地,硬是不由分说地把同学们推坐在炕沿上,由老大娘亲手抬起同学们的脚量尺寸,让大嫂们按尺寸取鞋袜。当老大娘们看到同学们那绽开了帮、磨穿了底的烂鞋时,先忍不住数数落落地哭开了:“唉呀呀,娃子们你们几时受过这个罪,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你们的爹娘知道了,能不心痛死?这可恶的日本强盗,欠下咱中国多少债啊!”这时有人唱起了“打回老家去!打回老家去!”一呼百应,“我们不做亡国的奴隶!他杀死我们同胞!他强占我们土地,全国同胞快起来!我们不做亡国的奴隶”的歌声随之而起。同学们冻伤的脚,穿上这千针万线密密缝制的鞋袜,真是穿在脚上,暖在心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滋味大概此时此刻体会得最深刻不过了。“走!朋友!我们要为爹娘复仇!走,朋友!我们要为民族战斗”的钢铁意志和决心,经受了母爱和民族感情的洗礼,锤炼得更加坚定了。山村的夜原是静谧的,而这天西井的夜则是灯笼串串,洋溢着同胞之爱……

 

      听徐向前将军讲游击战

     雄鸡啼后,天尚未明,同学们轻手蹑脚地起了床,找到头晚侦察好的大扫帚,轻轻地开了门,打扫起街道来。他们不约而同地要把街道扫得干干净净,以酬答乡亲父老们的厚爱。因为同学们知道,这里不是目的地,目的地是在辽县(今左权)的拐儿镇天亮后又会踏上新的征程。当乡亲父老们发现后,来抢夺扫帚劝同学们回屋躲避晨寒时,同学们又抢到扁担水桶去为乡亲挑水了。

    这时传来了带队的通知:“今天不出发,上午听一个重要报告,晚上开军民联欢会”同学们真是高兴极了穿着新鞋新袜,个个笑逐颜开。剧团的同志和西井的一些男女青年一起,手提冒着热气的浆糊桶,拿着一卷卷红绿标语在沿街刷贴,仔细一看,除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战必胜!”“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标语外,最激动人心的是“热烈欢迎徐向前将军!”于是大家奔走相告:“徐向前将军今天要来西井为我们作报告了!”太行之巅的高寒山村沸腾了。

    同学们纷纷奔回住地到井口挑来温凉的井水,梳理了蓬松的乱发,纽好衣扣,相对端详,那心情真有点像迎亲的新郎。突然有入说:“嘿,你们说威振中外、威名赫赫的徐向前将军长得是个什么样子呢?”一石击起层浪。大家说啊!笑啊!蹦啊!跳啊!直到吹响了集合号声。

    记得我们三个队是在上午八点半钟,集合在西井的西南角一个有戏台的广场中。八路军一二九师的一个营已经整齐地先期到达了那里。又是那位穿着过膝的大棉袄,剪齐耳短发的大姐出现在我们队列前。我们的队列中有人说:“是她!师大的程世兰(程式兰)!她放开银铃一般的嗓子对大家说:“同学们!同志们!今天天气这么冷,大家精神抖擞,英姿勃发,这是为什么?大家一定知道徐向前将军要为我们作报告了。徐将军因临时有要事,原定九点钟开始的报告可能推迟半个小时,现在让我们大家合唱一支《国共合作》歌好不好?“好!一声震天响的回答。她拉开架式,甩动着一头漆黑的秀发,定了定音,于是高入云霄的歌声唱开了:“……五卅运动掀起了大浪潮,北伐军的雄师到长江,帝国主义吓得缩紧头,军阀官僚一扫光,不平等条约取消,收回租界汉口和九江,四万万同胞快得到解放,中华民族好风光,国民党,共产党,两党合作中国就兴旺,两党合作中国不会亡!接着她又指挥唱了《义勇军进行曲》。之后,是学生队和八路军互相拉唱,歌声此起彼伏,高潮接着高潮。突地程世兰(程式兰)跳到一张八仙桌上,两手一摆向大家宣布:“同学们,同志们,刚才咱们的徐老总和大家开了个玩笑,他怕大家冷,让大家先用力唱唱歌,其实他早已到我们中间来了,现在我们欢迎徐将军给我们作报告。一阵霹雷般的掌声,但见从八路军队列那边,由我们的几位领队,陪着几位穿灰色军装的人,走到桌子后面。前头一位三十多岁年纪,头戴八角帽,身穿灰布军装,足蹬布鞋,扎着细细的绑腿,白净的面庞显得有些贫血,瘦细的身材,腰扎皮带。一霎时,千多双眼睛,凝集在叱咤风云的徐将军身上。这时程世兰(程式兰)宣布:“欢迎徐将军在百忙中给我们作报告!在经久不息的掌声、欢呼声中,徐将军笑着摆手,示意大家坐下。他操着浓重的五台口音,用平缓的语调说话了:同学们,同志们,你们好,刚才我在你们中间参加了慷慨昂扬的大合唱,你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感染了我,使我分享到你们年轻人的幸福,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全国的青年、全国的人民大众,看到了英勇抗战的将士,看到了抗战的前途,祖国的未来,坚定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必胜的信心。这时程世兰(程式兰)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抗战必胜!她喊一句大家跟着喊一句,声震长空。徐将军接着说:同学们要我向大家作个报告,而且是昨天晚上才通知我的,一点没有准备,可我还是非常愉快、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大家的要求,一清早就赶来了。按照张老师(对张荫梧的尊称,据说徐将军早年就读于山西太原国民师范,张荫梧曾是这里的武术教官)、杨教授(杨秀峰)的意图,大家来的目的是和八路军一起实习游击战的,我在红军是打游击出身,今天我就向大家说说“游击战”(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说到游击战,大家会感到很新奇,很神秘。不错,说它新奇的确是新奇。它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我可以冒昧地说,游击战在红军以前的古今中外军事史上是没有前例的。说它神秘,也真神秘。装备精良、数倍于红军的强大的围剿,一次次地被我们粉碎了,不少名将成为红军的俘虏。到现在这些人还不服气,还搞不清楚他们是如何战败的,这不确实是神秘吗?新奇也好,神秘也罢,说穿了我们的游击战只不过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罢了。当然,这十六字诀说说容易,得来却不易。它是千万个红军将士血的结晶,是经过党内严重的斗争,由毛主席、朱总司令总结出来的。这血的代价,过去是使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法宝,今天在敌强我弱的抗日战争中也必然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法宝。

接着,徐将军深入浅出地、细致入微地讲述了实行游击战的必备条件,如建立根据地,军民鱼水情,周密的侦察判断,指挥员的决心,等等。徐将军说:总之掌握了十六字诀,便可处处主动,灵活,在今后几个月内,你们要亲身体验,就不多说了。

徐将军最后为我们列举了反游击主义所招致的严重后果,他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你们实习游击战,你们将成为抗日战争的干部,你们是高中生、大学学生,不少人住在城市,即使在农村也都家道殷实;你们年轻气盛,复仇心切,容易急躁。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的,艰苦的战争,你们应该在思想上牢记反游击主义的深刻教训。我们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战争,进步的战争,全民的战争,动员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日本帝国主义就必然陷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日本帝国主义必败,抗日战争必胜,坚定这个信心,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你们将会对游击战,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

    天是那么冷,徐将军还不时用手帕擦额头,那么大的会场,没有扩音器,徐将军的讲话是很吃力的。会场里静得只听到人们轻微的呼吸和沙沙沙的作记录的纸笔磨擦声。同学们的手冻僵了,却仍在不停地记啊,记啊,唯恐遗漏一字一句徐将军的报告结束后,掌声,口号声经久不息,程世兰(程式兰)跳上高台领头唱起了“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的歌。这幸福的一幕过去虽然将近半个世纪了,我已黑发变白头,可是此情此景却深深印在我头脑中,终生难忘。

重返陵川

     我们身披西井父老乡亲的深情厚爱,饱装徐向前将军给予的智慧力量达了左权拐儿镇杨秀峰教授给我们做了时事报告,并举行誓师大会。誓师后我们三个队便要兵分三路,分别由上庄、松烟、皋落东出路罗川、将军墓、马岭关去和八路军会师,走上实习游击战的冀西战场。经四个来月的学习,完成了学习任务。

自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我们北上辽县后不久,日军就由河北集中重兵侵占了东阳关和长治古城。八路军一二九师在东阳关之役中予敌以重创,取得东阳关大捷,但日军终于盘踞了下来,这就给我们返回陵川设置了障碍。离冀西时,八路军领导对我们学生队的安全,极端负责,专派一个团护送我们。同时为了争取张荫梧合作抗战,还专程派了一位重要负责人到陵川去和张荫梧进行谈判(我记得这位重要人员当时叫秦瑞卿)。我们每到一地都召开军民联欢会,秦将军不顾劳累,每次都亲自登台作报告。行抵洪井后,开始变白日行军为夜行日宿,以防敌人发觉。夜闯东阳关那天,八路军的一个团,分头担任了前后卫和对东阳关两侧的警

戒,而把我们学生队像保护“宝贝”一样地夹在中间,沿着太行山山脊,宿石城,渡浊漳,经平顺安全地返回陵川。

    时间自一九三七年年底到一九三八年三月,前后不过四个月,我们却经历了一生中永难忘记的时刻。共产党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坦荡胸怀和根据地党政军民对我们的关怀爱护,最生动,最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典范,是抗日战争的领导核心,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一九八四年国庆三十五周年前夕)

注:

    本文节录自《记在八路军实习游击战的一段经历》,标题系编者所加。作者曾任上海市政协办公厅专员。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黎城整军”中的129师骑兵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