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留言反馈
首 页 消息动态 炎都尧乡 烽火岁月 人物访谈 红色百村 红色论坛 红色图志 历史记忆 红色视频 红色旅游 祭奠英烈 红色寻踪 抗战根基 红色文艺
当前位置:首页 > 烽火岁月
烽火岁月
平头伏击战
发布时间: 2015-03-11   浏览次数:51150   新闻来源:红黎城   【字体:

                  (邰群娣根据李山讲述整理)

 

太原市和平南路十二院城售楼处前的广场上,一个耄耋老人神态安详地打着太极拳,虽然架落较高,重心低不下来,却招式圆满,颇见功力。初学太极的我被他那高超的境界所吸引,禁不住驻足观看。一段拳打下来,老人慢慢地收了功。我走上前去,和他打了个招呼。满口武乡乡音,一下子拉近了与他的关系。我兴奋地说:“老大爷,您是武乡人?”

“你怎么知道我是武乡人?”

“我是黎城的,老家与武乡一山之隔,对武乡话很熟悉。”

“你是黎城哪个村的?”

“黎城平头下庄的。”

“啊!是吗?我可在你哪个村住过。”老人也一下子热情起来。

“什么时候?”

“抗战时期。”

我对抗战史非常感兴趣,一听老人说起,便迫不及待地问:“那个时期的事您还记得吗?”

“自己的亲身经历,刻骨铭心,哪能忘掉呢!”

在我的一再要求下,老人终于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我叫李山,是武乡县王家峪村北上黑圪道村人,生于1921年。1938年八路军到武乡住在我村里,我便参了军,在八路军总部后勤部下辖的野战供给部警卫连二排四班当战士。1939年春随供给部的被服厂、鞋袜厂、印染厂、纺织厂转移到黎城平头沟,被服厂住下庄,鞋袜厂住龟子石,印染厂住阳坡。纺织厂住马岩。我们警卫连一个班的兵力,就住在平头村。

“我们班共有十二个战士,班长薛兴,是老红军。那时候当兵很苦,我们警卫部队还算好的,每天一斤小米,三钱盐,二钱油,菜金甚微。每年只有一身单衣,两年一套棉衣,一年两双鞋。吃穿都不够,没办法只好拿小米换玉米,一斤小米换一斤半玉米,加上野菜填饱肚子。衣服只有补丁摞补丁,捏搁着穿。睡觉打地铺,砖当枕头,身铺白草,枪不离身,和衣睡觉。物质条件虽艰苦,但大家都年轻,加上八路军思想政治工作和严明的纪律,大家每天早晨上操,学军政文化课,下午野外练习作战,还要站岗放哨,帮助群众坚壁清野,逃反避敌。不论天寒地冻,烈日暴晒,风雨交加,全副武装不下身。大家士气高涨,乐在其中。

“那时候这几个厂可是八路军总部和129师的命脉。被服厂有200多工人,大多数是妇女。鞋袜厂有100多工人,缝纫机很少,大部分活靠手工缝制。活儿紧时,还要将任务分给当地群众帮忙。每年生产成千上万套衣服鞋袜供给部队。生产出的成品没有仓库,我们就在山里寻找山洞权作仓库,秘密地将被服和弹药一起存放。

19403月,日本鬼子从武乡翻山经白脸坡下到平头沟,顺着山路找到阳坡,捣毁了印染厂的缸和大锅,然后又沿路向前,企图袭击平头、下庄的被服厂。我们警卫班得到消息后,早早来到平头村西的半山腰埋伏起来。这是我们预先选好的地形,陡峭的山坡下是一条不宽的山路,路外就是深深地河沟,毫无地形地物可利用。我们的伏击点距路约有200多米,居高临下,十分便于伏击。

“半上午时分,一个小队约四、五十名鬼子气势汹汹地从后沟走来,最前面是三名尖兵,成品字形端着带刺刀的步枪,随后是一名鬼子打着太阳旗,大队人马紧随其后。由于是大白天,我们对鬼子看得清清楚楚,早早就把手榴弹拉开盖子摆放在脸前,子弹推上了膛,全班一挺机枪,八支步枪,还有一挺小炮,也早早地架设起来,单等着鬼子的到来。

“近了,又近了。鬼子兵穿着黄呢军衣和反毛皮鞋,戴着钢盔,在阳光照射下,一闪一闪的,一步步走进了我们的伏击圈。薛班长一声令下:“打!”机枪、步枪,手榴弹和小钢炮一起喷着火舌射向敌群。狂妄骄横的鬼子兵被这突然的打击吓懵了,还没反应过来就倒下十几个,其余的敌人立即寻找有利的地形地物,有的躲在山根我们射击的死角,有的跳下河沟连摔带爬前后逃窜。密集的火力打了十多分钟,敌人扔下三十多具尸体,其余的仓皇逃跑了。我们担心山后的鬼子前来报复,匆匆打扫了战场,身背肩扛,带着战利品便撤走了。

“平头伏击战让日寇吃了个大亏,以后再也不敢派小股部队前来骚扰啦。供给部的几个厂子安全地生产了近一年,直到1940年底,敌人对太行山区疯狂扫荡,形式严峻时,才从下庄撤到岚沟的羊圈,后又撤到左权的大林上。我们也随着工厂的转移,离开了战斗生活了一年多的平头沟。”

讲到这里,老人顿了顿,长长地吸了一口气,深情地说:“战争年代那些事,虽然过了几十年,可说起来还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这刻骨铭心的事怎么会忘记呢!”说着,又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其他的往事。我没有打断他,净净地听着他在回忆的大海中往来驰骋。他讲的是那样详尽,又是那样深情。我被他那惊人的记忆力和爱憎分明的立场所折服。边听边记着其他的故事,一直到天将午,才依依不舍地向他告别,相约有机会再听他讲述那难忘的往事。

分享到:
0
上一篇: 西顶山下袭日寇
下一篇: 逃反途中杀敌夺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