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留言反馈
首 页 消息动态 炎都尧乡 烽火岁月 人物访谈 红色百村 红色论坛 红色图志 历史记忆 红色视频 红色旅游 祭奠英烈 红色寻踪 抗战根基 红色文艺

将士纪事

  将士回忆  |  将士纪实
当前位置:首页 > 将士纪事 > 将士回忆
将士回忆
长凝开荒——回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开荒琐事
发布时间: 2015-04-07   浏览次数:50224   【字体:
长凝开荒——回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开荒琐事

                                                                                                 赵秀山



    晋冀鲁豫边区是抗日战争中我党开创的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它历史上一直就是一个穷地方,而且还是自然灾害多发区。这里,抗战八年,有四年灾荒。其中,1942、1943两年的灾情格外严重。那两年都是春旱秋涝,六成年景。当全区灾情尚未过去时,1944年春夏又发生了蝗灾。与此同时,日本鬼子为报复我军百团大战的胜利,又强化了对边区的连续大扫荡。1942年5月,鬼子对太行区施行空前的绝灭性的“铁壁合围”,八路军总部左权参谋长就是在指挥这次反扫荡战斗中光荣牺牲。

总之是祸不单行,天灾人祸使全区人民深陷痛苦之中。《新华日报(华北版)》多次用“空前危机”、“空前困难”来形容当时的严重形势。这种情况,在全国各抗日根据地中都非常少见。

  在这个历史的关键时刻,边区领导人邓小平政委作出英明决策:一方面加强对敌斗争,一方面在边区救灾工作上承前启后,继续采取一系列新的举措。其中最显眼的一招是:驻太行的党政军群机关所属人员亲自动手开荒种地,解决自己两个月的粮食供应。

  为贯彻这一决定,1943年秋天,边区政府代主席戎伍胜(即戎子和。当时主席杨秀峰已赴延安,他在家主持工作)开会决定:边区政府机关暂停办公一个月,所有工作人员到适当地方开荒种地,为落实自给两个月给养带个好头。

  根据戎副主席决定,边区政府代秘书长平杰三及刚成立的生产科的科长立即外出调研,选择开荒基地。经多方比较后,选定距边区政府驻地涉县弹音村三十里的黎城县长凝村。

  长凝是黎城的一个大村子,有住户四百多家。这样的大村子,太行少有。它的东北部是山川,西南部是平地。村子房屋古老,大街上有商业铺面,有小学,还有山西农村普遍存在的“戏楼”(舞台)两个,很有气魄。

  我是边区政府机要科科员,我参加了这次开荒。我记得我们的开荒队伍到达后,很容易就找到几个闲置宅院住下。

  参加这次开荒的“官”多“兵”少,主席、厅长、主任、处长、科长和服务人员济济一堂。大家不分身份,都是开荒队员。虽然按行政单位编组,但原属单位概念全无,大家热热乎乎同住同劳动,如同一所学校里的同学。到达的次日,每人发一把鐝头,在先遣人员和当地一位老农带领下集体去到村东的山坡下。经指挥人员分配任务、划定地块后,一声令下,大家一齐向荒坡举起鐝头。由于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劳动的经历和锻炼,干上一整天,虽不轻松但也并不觉得特别累。从此,大家就这样精神抖擞地连续干起来。

  使我感动且永远忘不了的是,戎副主席和刘岱峰厅长这样的太行地区名人高干,天天和大家同上工,同回村,同生活。真如后来边区报纸上登的文章上描写的:“戎副主席、刘厅长在全部开荒中(自始至终)不但亲自领导,而且没有比任何一个积极的模范劳动者少刨一鐝,多休息一分钟”。

  我还记得戎副主席在开荒时,不仅注意进度,更注重实效。开荒并非简单劳动,它是有技巧的,开得好坏是会影响收成的。我们开荒第一天,进度慢,“费力不讨好”,开出的荒地土块大小不匀,排列无序,刨地也有深浅差异。戎副主席立即指示,要大家好好向农民求教。为我们指导开荒的那位农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示范。他下鐝的次序是固定的,第一鐝刨哪里,第二鐝刨哪里,第三鐝又刨哪里。第三鐝掀起来的草块如何排列,他讲的做的头头是道。几天后,大家都学到了家,开出荒地的样子大变样。越往后越会开,开出的土块大小几无差别,排列得也整整齐齐。戎副主席很满意,不断为大家叫好。后来,各单位抽出几位壮劳力“技工”,把所有荒地边边角角深挖一次,使荒地和草坡有了明显界限,远远看去,整齐美观。

  在开荒期间,另一件难忘的事是“吃饭管饱”。刚开始开荒时,大灶上按原先灾后减少的定量做饭。开饭时,明显能看出人人吃不饱。一般人还可以支撑,大饭量的壮劳力可真受了罪。大家都忍着,实在太饿时就去伙房找锅巴补几口。可喜的是,三天后传来了大好消息:邓政委发话,机关部队开荒期间,可以增加定量,“吃饭管饱”。大家听到这一消息,立刻欢呼雀跃。从此,大家可以放开肚子吃饱。这时,大家都敬佩邓政委爱护干部。但真正放开吃了几天后,饭量反而不再增加了,连炊事员都感觉“纳闷”。

  邓政委发出指示后,不仅肚子能吃饱了,而且每隔几天就能吃一次羊肉或羊杂碎,伙食质量大改善,大家更加高兴,开荒的劲头也更大,开荒进度更快,开出的荒地更好看,质量更高。

  放开肚子吃饭后,大家在收工路上闲扯,有一位管荣退军人事务的干部说:“今天我可以坦白交待了,前两天吃饭时,我能吃得多点。”大家问他有什么秘诀,他说我的办法是:“头碗满,二碗浅,三碗赛过太行山”。他还解释说:“第二碗少盛,就可以抢先争盛第三碗。”大家哈哈大笑,立刻批评他“多吃多占,剥削阶级”。并叫喊着让他把多吃多占的“吐出来”。后来有一位同志出来为他打圆场说:“他是如来佛,大肚子,就是那样多吃,也吃不饱。他开荒时力量大,一个顶俩,咱们原谅他吧。”又有人说:“他已交待了,可以坦白从宽,不究既往。”大家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我还记得一件帮助农民反封建的好事。事情是这样的,当我们把当地能够开垦的荒坡开完后,丈量下来,亩数不够,没有达到预定计划,但附近荒山已经无处可开。怎么办?大家讨论。有一位被称为“万事通”的人说,我在村外散步了解到,长凝附近有十来片老坟,每片都在十亩左右。这些坟,已经根本无人“烧币”,坟头也难看到,实际上就是荒地,可否来一次“革命”,发挥老坟地下老祖宗的“潜力”,把那些老坟变为良田。大家说,好主意。后经派人和村干、家族代表座谈,征求意见。没想到,这些农民比我们还积极,都说我们早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没人敢带头。你们就替我们破旧吧!

  从此开始,我们从山上转移阵地。老坟长久没人动过,土地特别坚硬,草皮也很厚,开这样的土地比开山坡还难。不说别的,光弯着腰掘地这个劲头,就比开山坡用力大,难得多。山坡开荒的技巧,根本用不上。不过这一难关渡过后,鐝头就可以退位,第二年就不用人力了。坟地的粮食产量能比坡地大几倍。十几天后,我们开出坟地30亩。

  全面开荒任务完成后,带队人作了总结,表扬了劳模,还开了一个各尽所能的娱乐晚会。大家乐乐呵呵、心情畅快地尽欢而散,一个月的劳动胜利结束。此次边区最高政权的开荒,传遍太行,附近的专员、县长还曾来慰问。

  1944年,春播、夏锄、秋收,我又一次不落地来长凝参加。在秋收时,我们还碰到总部滕代远参谋长到长凝视察。据说是盟军的延安观察组要到太行设点,需要一个简易机场。他们听戎副主席说长凝地理条件好,特来查看。经滕参谋长查看后一锤定音,立即动工修建简易机场。有了这个机场,太行能和延安拉近距离,我军可以稍稍沾点光。日本投降后,参加七大和一中全会的边区领导人急于从延安返回太行,就是中央有关人和美国人交涉后做到的。刘伯承、邓小平、杨秀峰、薄一波和太行名将“三陈”(陈赓、陈再道、陈锡联)就是坐盟军的小运输机赶回的。回来后立即投入上党战役、邯郸战役。陈毅等人去华东,林彪、李富春等人去东北,也坐飞机在太行转道,一次可以省时个把月。让我们高兴的是,这个机场的用地有一部分就是我们开垦过的老坟地,大家对此都感到很欣慰。

  文中名人简介:

  戎伍胜:即戎子和,曾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副主席,华北财政部部长,中央财政部副部长、代部长。

  刘岱峰:曾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建设厅、二厅(财建两厅合并后)厅长、太行行署主任、二野后勤部长、中央建委副主任。

  平杰三:曾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秘书主任、副秘书长,晋冀鲁豫中央局管理局长、华北局秘书长、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邓小平、滕代远,人人皆知,略)

                                                     (财政部离休干部赵秀山供稿)

分享到:
0
上一篇: 聂荣臻在黎城
下一篇: 太行山上的子弹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