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留言反馈
首 页 消息动态 炎都尧乡 烽火岁月 人物访谈 红色百村 红色论坛 红色图志 历史记忆 红色视频 红色旅游 祭奠英烈 红色寻踪 抗战根基 红色文艺

人物访谈

  红色史迹  |  日寇罪行  |  革命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访谈 > 红色史迹
红色史迹
太行精神的聚集圣地——山西黎城
发布时间: 2016-04-26   浏览次数:26327   新闻来源:红黎城   【字体:
李振华
      太行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起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阶段领导中国革命实践铸就的革命精神。抗战期间,深处太行山区的黎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与八路军万千将士浴血奋战,自力更生,百折不挠,万众一心,共同孕育了太行精神,太行精神的史迹丰碑在黎城完整载现,黎城是太行精神的聚集圣地,是太行精神最红最艳的一面旗帜。
一、太行精神在黎城的发展历程
     1937年7月,日军侵占北平、天津,叫嚣“一个月拿下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高瞻远瞩,清楚地认识到山西是华北敌后抗战的伟大战略支点,横贯山西全境的太行山,是有力牵制日军南下和有力打击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天然屏障,是壮大八路军军事力量和发展敌后根据地的重要战略要地。1937年8月25日,八路军总指挥部、总政治部下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3个师和1个特务团以及总部直属部队,共4.6万八路军主力开赴山西抗日前线,挺进太行山。1937年9月16日,朱德率领八路军总部机关进入山西。
     为了切断日军由石家庄到邯郸再到武安涉县进入山西上党的进军路线,1937年11月,一二九师进驻晋、冀、豫三省通衢的山西东大门——黎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脉中南段的黎城,县境北部、西部、东部三面群山环绕,与晋中、河北、河南相邻为界,南部屏障漳河天险与长治潞城相望,处于潞城、武乡、左权、涉县4县之“拱中”的特殊地理位置,为晋、冀、豫三省交汇的重要交通出入关口,是历史更迭兵家必争之地。由于黎城特殊的军事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农业水利自然条件,为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师部扎根太行、指挥作战提供了天然有利的安全保障和生活保障,成为八路军总部坚守晋东南的决定因素,黎城成为了八路军在太行坚持敌后持久抗战的主要活动地、战略立足地和后方“司令部”与“大本营”,成为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核心。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与一二九师师部朱、彭、刘、邓、左、杨、滕等首长常住黎城,活动足迹遍及河南、西下庄、西井、北社、仟仵、杨家庄、上遥、南桑鲁、子镇、正社、东阳关、霞庄、乔家庄、南委泉、上黄堂等广大地区与村庄。
      1937年12月初,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在黎城西井活动。1938年1月,386旅772团1营在黎城与黎城、辽县游击队扩建改编为一二九师补充团。同时,直属一二九师指挥的黎城漳河游击队成立。1938年3月,一二九师主力首入黎城平头、上遥地区,打响神头岭伏击战。随即转战东阳关,打响响堂铺伏击战。4月,回师黎城东井,举行出征太行以来首次阅兵。 1938年6月,一二九师随营学校在上遥、正社开办,一二九师部队得到了很大发展,到1938年10月,扩充到5万余人。1939年3月,一二九师在黎城乔家庄开展抗战以来第一次新式整军运动,师长刘伯承就整军的内容、方式、要求及义务作了报告,整军运动为时半年,史称“黎城整军”,将一二九师打造为“铁军中的铁军”。1939年2月到7月间,朱德、彭德怀与刘伯承等八路军和一二九师首长在黎城研究解决抗日根据地巩固和发展、成立冀南银行、政权建设等抗战工作,并作出指示。1939年7月11日,八路军总部在朱、彭、左首长带领下,转移黎城河南。1939年底,一二九师发展到11万余人,成为八路军三大主力师中最先发展超过十万人的“主力中的主力”,从此享誉“刘邓大军”的美称。
      1940年2月24日,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在黎城南桑鲁村下达反顽斗争战斗任务。3月5日至9日朱彭总副司令于黎城南委泉指挥部亲自指挥,一二九师集中13个团兵力,发起磁武涉林(磁县、武安、涉县、林县)战役取得胜利,打退了国民党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同时,朱德策划提出了百团大战最初设想。4月30日,左权受彭德怀委托来到黎城谭村,召集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吕正操、陈锡联、陈赓等人召开研究发动百团大战实验战“白晋战役”和正太路破袭战行动问题及反囚笼的高级军事会议,史称黎城谭村会议。5月5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打响白晋战役。6月下旬,彭德怀在黎城北桑鲁村向抗大总校、八路军炮兵团等抗战将士和美国友人作了打破囚笼保卫根据地的百团大战前的最后一次演讲动员。9月18日,八路军抗战三周年纪念塔在黎城西井落成。
      1940年2月10日,中央军委指示:建立政权,扩大军队,将华北根据地连成一片。面对敌、伪、顽的夹击,一二九师完全控制下的冀南、太行、太岳根据地共有71个县800万人口。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已发展到十万人以上,但是,各行政区、各抗日组织没有统一的领导。根据地面临如何建党、建政、建军的艰巨任务,为了统一冀南、太行、太岳的领导,争取时局好转,纠正左的错误,把晋冀鲁豫建成最大的战略区和反攻基地,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决定于4月中下旬在黎城召开北方局高干会议。4月11日至26日,抗战以来华北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中共中央北方局“黎城会议”相继在西黄须、霞庄、北社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八路军总部朱德、傅钟,北方局杨尚昆、刘锡五、李大章、张友清、杨献珍,一二九师刘伯承、邓小平、李达及冀南区杨秀峰、宋任穷、李菁玉,太行区李雪峰、戎伍胜、徐子荣、黄镇、李一清,太岳区薄一波、安子文,晋豫太南区聂真,晋察冀聂荣臻、彭真、吕正操,晋西北赵林等党政军重要领导人。这次“黎城会议”,成立了以邓小平为书记的太行军政委员会,决定成立冀太联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前身),1940年8月在西井成立,统一了全区党政军民的领导;制定和完善了巩固根据地各项政策,提出了“建军、建党、建政”三大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建设任务,不仅实现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从初创到统一的历史转折,而且推进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1940年9月25日至10月3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再次在黎城西井召开党的高级干部会议。杨尚昆、彭德怀、左权等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领导及各地地委以上负责人、部队旅以上政治委员出席。杨尚昆主持会议并作了《建设根据地的基本原则》的报告,彭德怀作了关于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报告,左权作了关于巩固抗日根据地几个问题的报告。这次会议,重点讨论确定了根据地统一战线、财政经济、“三三制”政权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与计划任务,强调了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给自足的长期抗战方针,进一步奠定了晋冀豫抗日战略区的巩固与发展。
       1941年11月19日,八天八夜的黄崖洞保卫战创造了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1942年5月25日,左权在日军对黄崖洞兵工厂的大扫荡突围中英勇牺牲。毛泽东鉴于太行斗争残酷环境恶劣,建议八路军总部转移到晋西北,但彭德怀不同意,坚持留在晋东南,最终度过难关,迎来抗战胜利。5月25日夜,在清漳河畔小南山村彭德怀强忍悲痛,向随他突围的总部人员讲话。他的周围只有十几个干部和百余名战士。他说:“同志们,台塌了不要紧,搭起来再干!”彭德怀的坚强信心,关键就来自于和取决于黎城这块坚固的根据地和战略回旋地。彭德怀的豪言壮语,真正体现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产党领导太行儿女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太行精神,体现了为民族解放万众一心、敢于胜利、为人民利益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1944年,邓小平同志在黎城县南委泉村召开的太行区杀敌英雄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讲演中,对八路军和太行军民的革命精神进行了科学总结,为“有觉悟、有创新意识、有本领、有群众观念和有民族精神”,这五个本质特征的精神理论,就是我党我军在全面总结黎城太行抗日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太行精神的结晶。
二、太行精神在黎城集中载现
      正是源于黎城得天独厚的天然禀赋和黎城人民不屈服不偷生的民族气节,黎城得以成为太行山最早的解放县和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18日,共产党、八路军领导黎城人民推翻国民党统治,成立了黎城县抗日民主政府,黎城获得解放,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唯一的抗日中心县、实验县、完整县、模范县。八年抗战期间,整个太行区、晋东南地区唯有黎城是共产党执政的完整县,没有建立过日伪政府,没有成为敌占区。而黎城周边县的抗日民主政府情形及解放与黎城相比,其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或是属于割据状态——与国民党政府或日伪政府并存,共同执政,对立执政;或是出现过反动政权复辟,共产党执政被打断。所以,这些县的解放无一例外都是从敌人占领中解放或重获解放的,或出现反动政权复辟。黎城东邻的河北省涉县,沿顺时针方向邻县依此的平顺、潞城、襄垣、武乡和左权等周边邻县均为“国统区”或“敌占区”、“游击区”。作为抗战完整县的黎城,八年抗战中,中共黎城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始终存在,黎城抗日根据地始终屹立,日本铁蹄始终未能踏倒黎城,国民党政府始终未能复辟统治,成为八路军最大的敌后抗战后勤基地和太行抗日根据地“后方之后方”,军民一心、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敢于胜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太行精神在黎城抗日根据地遍地开花。黎城是太行老区集中载现八路军史迹丰碑的绝无仅有之地。
      黎城是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创立地。1938年初,一二九师在黎城县阳和脚村设立师属枪械所,开创了八路军太行军工生产历史。1939年6月,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在黎城上赤峪村成立,直至抗战胜利改为晋冀鲁豫军区军工部才逐步搬离黎城,在黎时间长达7年之久。同时,经过左权和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亲自勘探选址,朱德、彭德怀实地考察决定将原在榆社的总部修械所迁移至黎城黄崖洞并改扩建为我军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固定大型兵工厂,定名军工部1所,通称黄崖洞兵工厂,开创了我军建设大型兵工厂的先例,成为红色军工发展的一块里程碑,创造了我军兵工史上多项第一。黄崖洞兵工厂年产武器弹药可装备16个团,是八路军最大的兵工企业和整个华北敌后规模最大的军工生产基地,被称为“兵工第一厂”,朱德亲切视为“掌上明珠”。以军工部为龙头,1940年3月,八路军第一所子弹厂“军工部复装枪弹实验厂”在下赤峪村建成,是根据地当时最大最先进的子弹生产单位。1945年2月开创八路军制造全新子弹的历史。1946年秋并建为黎城彭庄晋冀鲁豫军区兵工六厂,产能居华北各解放区之首,共产枪弹800余万发,为解放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始建于1942年4月的源泉炸药厂,不仅开创八路军生产现代火炸药的历史,而且是根据地最大的炸药生产单位,产品质量和威力居当时全国之首。黎城还是八路军烟幕弹、燃烧弹、定时炸弹、军用指南针等新式装备诞生地。整个抗战时期,相继入驻黎城或在黎城建成的兵工单位共计逾30家,人员总数近5000人。无论从生产规模和数量上讲,还是从单位设置与人员上讲,黎城都占据了太行兵工的半壁江山甚或更多。抗战胜利后,由这些兵工厂发展组建而成的淮海机械厂、惠丰机械厂、清华机械厂、长治钢铁厂、太原第二工具厂、南京晨光机械厂等,成为新中国军工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黎城被称为“太行兵工第一县”和“新中国军工摇篮”。
      黎城是八路军最大敌后抗战后勤基地。抗战开始,八路军众多后勤保障机关进驻黎城。1938年,一二九师师属枪械修械所、一二九师卫生所、八路军总后野战医院、草帽厂进驻或在黎城创始诞生。1939年,一二九师供给部入驻西井,八路军总后供给部入驻上马岩,太行利华制药厂入驻北委泉,一二九师卫生部在背坡成立师属第一所制药厂“一二九师卫制药厂”,八路军生产部入驻南委泉,八路军总后被服厂入驻平头。一二九师经济委员会在西井成立,八路军总部贸易机构“德记山货行”在南委泉成立,新华印刷厂在清泉建立,太行造纸厂进驻石壁底,太行第一毛纺厂进驻王家庄。整个抗战时期,创立在黎城的八路军后勤保障单位总计超过100家以上,门类齐全。黎城成为八路军最大最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太行抗日根据地“后方之后方”。
      黎城是太行抗日根据地货币供应中心。1939年2月,彭德怀向毛泽东建议成立冀南银行。4月,一二九师供给部印刷厂在西井成立,5月试印出第一张冀南银行钞两角券,6月改为冀南银行第一印刷所,9月中旬印成第一批总额60万面值冀钞。9月16日,冀南行署通令批准成立冀南银行,发行冀钞,并要求冀南银行成为“培养抗战经济的摇篮”。10月15日,冀南银行在西井村正式成立,总行设于小寨村。从此,太行区第一次有了统一币冀钞,开创了太行抗日根据地财政金融斗争新阶段,成为红色金融发展的一块里程碑。冀南银行在黎期间,驻黎所属机构和配套部门达30余家,仅印钞点就有26处,至抗战胜利前夕发展成为敌后最大的银行,直到1948年12月组建为中国人民银行,至1950年才陆续撤离完毕,时间长达11年之久,共印制发行冀钞2012亿元,成为太行抗战货币供应中心。由此,黎城被称为“抗战经济摇篮”、“新中国金融摇篮”和“人民币诞生地”。
      黎城是邓小平理论早期思想发源地和刘伯承抗日游击战术理论诞生地。1940年4月,邓小平在黎城会议上明确提出“发展生产是坚持根据地的重要保障”的重要论断。翌年3月,相继在一系列会议上提出注重经济建设的主张,成为新成立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努力经济建设,增加边区财富》的施政纲领,形成了邓小平经济改革、对外开放思想的最早胚胎。1944年11月,邓小平在南委泉群英会上指出“扶助贫困,奖励富农”,邓小平理论的核心论断在黎城萌芽。1938年7月7日,刘伯承在下桂花村一二九师与中共黎城县委、抗日民主政府“抗战一周年纪念大会”上,回顾总结了一二九师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战术特点,论述了抗战以来一二九师战术演进的三个阶段,初步提出了刘伯承的抗战游击战术理论。1939年4月20日,刘伯承在乔家庄一二九师军事会议上作了《对目前战术的考察》报告,分7个方面总结了敌后游击战开展以来的战略战术问题,进一步系统化了刘伯承的抗战游击战术理论。1940年4月,刘伯承在黎城会议上作《党军建设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敌进我进”这个刘伯承游击战术理论的标志性概念,标志着刘伯承游击战术理论的正式诞生。黎城成为毛泽东抗战战略思想成功实践的亮丽明珠。
      黎城是太行根据地抗日文化之都。抗战期间,抗大总校、抗大六分校、抗大一分校、太行工业学校、抗战建国学院、太行中学、太行联中、冀南财经学校和新华日报、胜利报社、《抗日先锋报》编辑部、先锋剧团、烽火剧团、鲁艺、新华书店、太行文联等文化社团纷纷驻扎在黎城。著名抗战文化工作者杨献珍、何云、陈荒煤、李伯钊等都在黎城这块革命土地上生活过、工作过。在这里,创作诞生了《小二黑结婚》、《万象楼》、《李有才板话》等著名一部部优秀的抗战文化作品。1942年1月16日首届太行文化人座谈会在清泉村召开,大力促进了根据地抗日文化发展和抗战文化建设。
      黎城是新中国科技创新摇篮。在组织发展太行战时工农业生产过程中,黎城产生了众多的科技发明创造,并在抗日战场和群众生活中运用推广。兵工科技方面,创新制造出八路军第一枝(制式)枪、第一门炮、第一颗(子、炮)弹、第一包(现代火、炸)药等新式兵工品种,还创建了太行工业学校、军工技术实验所等培训科研机构。医药科技方面,1941年,第十八集团军野战卫生部卫生材料厂在黎城龙洞沟研制出我军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支中药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开创了中药注射液生产的历史。印刷、造纸科技方面,1939年4月一二九师供给部西井印刷所首创石版阳纹翻阴纹制版新技术,1941年春石壁底新华纸厂首次实现半机械打浆操作,均为当时领先。农业科技方面,设在南委泉的晋冀鲁豫边区生产部在张克威部长带领下,创办起太行根据地唯一的农业生产实验基地,其中部分品种在1944年由陈毅带到延安在陕北推广。
      黎城是我军连接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与党中央前后方联系中转的重要通道。1944年8月黎城“长宁机场”建成,是根据地除延安外我军唯一的一个飞机场,搭建起了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与党中央之间前后方联系中转的一条重要的“空中走廊”。这一战略重地,曾多次转运我军重要人员、物质,营救美军飞行员,接送美军观察组惠德赛上尉到太行山观察及与李达访谈。1945年“8.25”空运,将远在延安的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林彪、薄一波、陈赓等20名高级将领急运前线,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战略布局抢夺先机,加速全国解放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黎城是八路军休整地和太行难民依存地、收容地。一二九师整军、军工部整风、新一旅整风等著名整顿运动都地处黎城进行。同时,黎城还是河南、河北敌占区太行难民的主要依存地和收容地。还积极组织难民参加生产自救,在八路军和边区政府支助下,以工代赈,开建太行区最大水利工程黎城漳北渠,造福群众。
三、太行精神在黎城的无声印证
      抗战开始,黎城全民动员,无私奉献。抗战期间,全县参加八路军5000余人,占人口比例近7%。地方武装方面,1937年12月下旬,成立了第一支抗日人民武装牺盟游击队。又相继成立了公安大队、漳河游击队和偏城新华游击队,总人数达到近2000人。同时,在“不武装,活不成”的口号鼓舞下,1941年7月,全县发展民兵11750人。群众抗日救亡方面,1938年到1939年4月,全县农民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工人抗日救国联合会、文化教育抗日救国联合会相继成立。全县参加各种抗日团体5万多人。抗战期间,黎城全县支前参战2万余人,为国捐躯英烈2000多名,群众死伤7000余人,房屋被毁45260间,财产损失5776953222.4元(冀钞),以人口占比计,牺牲、贡献均在太行区名列前茅。1940年被晋冀豫区委表彰为抗日模范县。70多年过去了,硝烟尽管早已散去,但大地仍存印迹,历史不容忘记,记忆永远留存。至今,黎城保留的抗战遗址有上千处,其中重要遗址500余处,遍布150个村庄,迄今为止发现的烈士墓地近百处,烈士遗骨超过5000具。被誉为“中国最大的抗战遗址群”、“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无声地印证着黎城“中国抗日第一县”的光荣历史,无声的印证着黎城太行精神的丰功伟绩!
      如今,16万黎城儿女将大力继承和弘扬太行精神,牢记昨天的血泪艰辛,珍惜今天的幸福和平,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和未来,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懈奋斗!


                                                                                                                                                                          2016.04


作者简介:
      李振华,男,1977年3月生,山西省黎城县西仵乡东旺村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黎城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分享到:
0
上一篇: “对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有悖历史史实宣传的意见
下一篇: 黎民百姓与黎城(古黎国)的历史渊源
返回